发布日期:2025-04-24 20:49 点击次数:179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毛佳慧)随着全球经贸格局的不断演变互联网股票杠杆,“出海”已成为众多中国企业寻求突破与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全球创业观察(GEM)发布的《2024/2025年全球创业观察报告》中,阿联酋第四年蝉联全球第一。该报告还将阿联酋评为今年接受评估的56个经济体中最适合创业和发展中小型企业的国家。与此同时,阿联酋已连续多年成为中国在阿拉伯地区第一大出口目的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普华永道全球跨境服务中国主管合伙人蔡凌对中国企业在阿联酋市场的投资布局有着深入洞察,她表示,阿联酋位于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能辐射人口庞大的市场,叠加优异的营商环境,吸引着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资本进入。
中国企业投资阿联酋规模扩大、布局多元
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对阿联酋直接投资流量达17.8亿美元,已有超8000家中国企业在阿联酋开拓当地和地区业务。中国企业表现出了对阿联酋不断增长的投资热情。
“中国企业在阿联酋的投资行业分布较为广泛,主要分布在基础设施、新能源、制造业、金融和贸易等领域,与阿联酋经济多元化转型战略高度契合。”蔡凌介绍称,目前,阿联酋非油经济已占GDP的四分之三。阿联酋政府正通过一系列举措推动投资向重点产业集聚,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
2023年,阿联酋政府批准了《国家能源战略2050更新》,计划到2030年在能源领域增加投资1500-2000亿迪拉姆,将清洁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提高到32%。2024年,阿联酋政府批准了《2031国家投资战略》,重点是将阿联酋转变为全球领先的战略投资中心,该战略将重点关注工业、运输和物流、金融服务、可再生能源和信息技术五个关键行业。到2031年,将外国直接投资存量提高到2.2万亿迪拉姆,每年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提高到2400亿迪拉姆,外国直接投资在总投资(国内外)中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这些顶层设计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指引,也成为中企‘出海’阿联酋的重要参考。”蔡凌说。
在清洁能源领域,2023年,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承包的全球最大单体光伏电站——阿联酋艾尔达芙拉光伏电站项目竣工投产;哈电集团承建的中东地区首个清洁燃煤电站——迪拜哈斯彦电站已于2024年实现商业运营,标志着中国企业首次以投融资和总承包模式进入中东电力市场。
在金融领域,中国农业银行迪拜分行实现总行代理与分行自主清算模式,成为当地首家迪拉姆/人民币直接报价银行。“这一举措不仅助力了中阿金融合作,也顺应了迪拜金融中心的地位。”蔡凌说。
蔡凌介绍称,阿联酋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接受程度很高。受宗教影响,电商成为女性社交的重要渠道,且消费意愿强烈。YallaHub的报告显示,2025年阿联酋电商市场将达170亿美元的规模,市场渗透率为66.1%。
法律合规挑战与文化差异并存,市场竞争激烈
“企业‘出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蔡凌说,中国企业在投资阿联酋的过程中,在法律合规、市场竞争和文化差异等方面面临多重挑战。具体来看:
法律合规方面,阿联酋的法律体系较为复杂,投资者既要遵循联邦法律法规,还需要遵守酋长国当地法律法规,增加了企业合规运营的难度。行业监管部门也会针对某个行业出台相应的监管措施。阿联酋的劳动法较为严格,对劳动关系的建立和终止、工资薪金、工作时间与休假、劳动争议处理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企业的虚假招聘、滥用工作许可证等违规行为将面临高额罚款。
文化差异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阿联酋本地居民有着独特的生活方式、文化风俗和文化禁忌,与中国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在商务活动中,沟通方式、决策流程、工作时间等方面都可能因文化差异产生误解或冲突。此外,阿联酋外籍人口较多,在投资和团队管理中,企业需要处理文化多元化带来的诸多问题。文化差异可能会导致信息传递不准确,甚至引发误解,可能会带来沟通障碍、管理方式不适应等问题,影响合作效率,甚至引发冲突。
市场竞争方面,阿联酋作为中东地区的重要商业枢纽,以高度开放的市场吸引了全球众多企业的目光。在一些热门行业,如电商领域,苹果、亚马逊等全球巨头,本土企业Noon以及中国跨境电商AliExpress和SHEIN等都积极布局阿联酋市场。中国企业需要在产品、服务、品牌等方面不断提升竞争力,才能在当地市场立足。
此外,不得不提的是,国际形势的变化给市场带来一定不确定性。不过,在蔡凌看来,中国企业“出海”有助于扩大业务收入、分散风险、提升经营韧性,是发展壮大成为全球化企业的必由之路。在目前国内市场竞争加剧的局面下,积极“出海”已成为中国企业的共性选择。阿联酋税率低(一般货品仅收5%关税、5%增值税)、政府效率高、国际化程度高、市场开放包容,极具市场竞争力。对于中国企业而言,重点在于把握好阿联酋经济多元化转型的契机和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空间。
充分尽调,制定出海战略规划
为了顺利落地阿联酋并实现稳健经营,企业有必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市场调研。蔡凌提醒道,在前期准备阶段,企业应明确出海目标与定位,根据企业自身资源和优势,并综合评估东道国的政策、税收、劳动力成本、市场需求等要素,确定出海的投资规模和模式。同时,要根据自身战略规划和阿联酋的政策导向,精准选择投资领域和项目。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要谨慎评估其信誉、实力和合作诚意,确保合作顺利进行。
“在海外运营过程中,企业面临的风险是多重的,如数据合规风险、外汇风险、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等,企业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蔡凌阐释道,以数据安全为例,企业一旦违规,常见的处罚形式包括按营业额百分比罚款、高额罚金,处罚维度涵盖数据来源、收集方式、处理方法和使用目的等数据透明度相关内容,以及用户权利、数据跨境等多个方面,代价高昂。因此,企业要深入研判东道国的数据合规要求,与当地合作伙伴携手推进数据合规工作。至于外汇风险,企业可积极使用外汇衍生工具,合理安排货币兑换时机等方式降低风险。人力资源方面,倘若组织架构设置及管控方式水土不服,则难以支撑海外业务的快速发展。需要注意的是,企业由于不熟悉当地劳动法而引发用工合规风险等问题较为常见,企业需与东道国当地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合作,完善全球化人才管理体系。
“尽管中企出海阿联酋面临着诸多挑战互联网股票杠杆,但机遇同样巨大。通过充分的前期准备、有效的风险管理和积极的市场策略调整,中国企业有望在阿联酋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实现可持续发展,为自身的全球化战略布局奠定坚实基础。”蔡凌说。